“如果3500亿美元投资按美国的方式执行天创网,1997年金融危机将重现韩国。”2025年9月,韩国总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抛出的这句话,这一表态不仅揭示了当前韩美贸易谈判的紧张局势,也让人们重新审视韩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处境。
今年7月,美韩在华盛顿达成一项“全面完整”的贸易协议:美国降低对韩国商品关税至15%,作为交换,韩国需设立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,其中1500亿美元专项用于造船业合作,2000亿美元投向半导体、电池等高端制造领域。此外,韩国还承诺未来四年采购1000亿美元美国能源,并全面开放汽车、农产品市场。
然而,这份看似“双赢”的协议,在执行层面却陷入僵局。截至9月,双方仍未签署书面文件,核心分歧在于投资方式与收益分配。美国要求效仿“日本模式”——由美方主导资金投向天创网,且90%收益归美国;而韩国坚持投资必须具备商业可行性,拒绝“无条件输血”。李在明直言:“如果没有货币互换协议,按美国要求提取3500亿美元现金投资,韩国外汇储备将所剩无几,重演1997年金融危机并非危言耸听。”
李在明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,韩国外汇储备仅300亿美元,却背负1100亿美元外债,最终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苛刻的救助条件,国家主权几近丧失。而今,韩国虽拥有4163亿美元外汇储备,但若一次性投入3500亿美元,且资金被美方长期锁定,韩国将面临三大风险:
第一,汇率崩盘:花旗集团测算,投资计划将导致韩国每年额外产生1000亿美元货币需求天创网,可能引发韩元暴跌;第二,产业空心化:资金外流将削弱韩国在半导体、造船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;第三,战略被动:美国可能以“投资审查”为名,干预韩国对华、对俄贸易,进一步压缩其外交空间。
面对韩国的抵制,美国态度强硬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施压:“韩国要么接受协议,要么支付25%关税。”政府更以“驻韩美军地皮转让”等附加条件相要挟,试图将经济谈判与防务议题捆绑。
但韩国并非完全被动。其坚持的“商业可行性原则”获得部分国际支持,且日本的前车之鉴(接受类似协议后,外汇储备缩水、产业外迁)为韩国提供了谈判筹码。此外,韩国私营企业已承诺额外投资1500亿美元,若美方逼迫过甚,可能引发韩企集体撤资,反而损害美国就业市场。
面对复杂局面,李在明已经明确表示,此次联合国大会行程没有与特朗普会面的计划,贸易谈判也不在访问议程之中。
这笔3500亿美元投资的未来走向可能存在三种可能:一是重新谈判,寻求更有利于韩国的方案;二是降低投资规模,减轻对韩国经济的压力;三是谈判完全破裂,双方维持现有关税水平。
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争端已经凸显了在国际贸易中,即使是紧密盟友之间,也存在巨大的利益分歧和博弈。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